昨天,夏日正盛,满街禅鸣,观前街的东晋古刹再一次迎来繁盛的香火,梵香四溢,换了人间。
总设计师陪同家人,携帝都的体制内人员一同前往苏州,视察苏州的平江路、园区等区域,一方面视察中高端制造业的产出成果,一方面感受东方文化在现代化城市中的体现。
有游客拍到了出游的照片,她们简单的融入到人群中,温馨的画面,能不让人沉醉于江南?
(资料图)
苏州上一次繁荣是什么时候,搬起来老黄历查看,似乎是清咸丰以前了,算上时间大概至少是170年前。
近代中国经济发展史的重心,晚清在武汉、上海、广州、安庆、福州,20世纪50年代,东北挑起了重工业的大梁,市场经济改革后,宁波、杭州、嘉兴、南京、无锡、厦门、深圳、汕头、广州这些地方发展突出,依靠初级制造业实现一波造富运动。
在很长一段时间,苏州都缺席现代化经济浪潮的头部角色,上个世纪90年代浦东开发后,苏州才走上经济快车道。
苏南在70~90年代的经济模式以村镇企业为主,银行放贷给企业做初级制造业工厂,个人、村级干部做大村镇企业,实现财富梦想。
这个阶段苏南模式的成功和温州模式、珠三角模式并驾齐驱,但是在这个阶段苏州并没有作为特大都市展现在世人面前,苏南内部各地差异不大。
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苏州包含各个县级市、村镇开始向台湾、欧美、日韩广泛的引入外资,台企集中在苏州昆山,日韩企业集中在新区,部分欧美外企集中在工业园区和吴江等地。
早期的村镇企业帮助苏州完成资本原始积累,外企进入苏州后,高工资令一部分员工掌握了早期的资本,这些资本一部分用于消费,一部分用于购买房产,一部分集资进行创业。
苏州迎头赶上,追赶深圳,依靠的是初级制造业和外贸行业,2000年左右,苏州虎丘区积累一批做婚纱生意的人,常熟是服装、纺织的生产基地,成为服装行业北方进货源。
这个时期的苏州除了外企、台企、外贸行业受欢迎以外,苏州城区内涌现出一批买卖玉石的生意人。
到2008年,苏州还有一些乱象,据资料,苏州火车站附近在那个时期聚集不少骗子、黑车,甚至有比较严重的暴力事件。
在这一年,苏州、嘉兴、无锡的经济水平差不多,无锡的经济实力更强一些,经济危机的到来,造成了两个后果,一个是无锡赖以生存的光伏产业链遭遇打击,国资投入到光伏的钱没有收获预期的效果,此后无锡对光伏的投入有限;另一个后果是嘉兴发展良好的毛衣、纺织、布料行业没有意识到危机来临,在此后10年继续发展外贸行业和初级制造业,导致嘉兴的经济总量和苏州、宁波、杭州拉开更大差距。
总而言之,无锡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跑慢苏州、杭州、武汉、成都等城市,嘉兴则逐渐掉队,从曾经的毛纺织业的中心变成相对周边塌陷的区域。
这个阶段的苏州同样遇到了比较严重的外资外流,初级制造业的利润下降等困境,但苏州做了不同的选择。
三星中国于2015年彻底离开苏州,整体搬迁到越南等地,新区的日企逐渐退出中国,伴随外企退出中国的同时,流水线工人大量离开苏州,仅极少数工人购买房产定居在苏州。
2014年左右的苏州核心区域以工厂工人为主,商业中心售卖的商品也以工人的审美、消费水准为主。
2008年以后,苏州开始扶持本地的中高端制造业,集中政策、资本向一些初级、中级制造业投入相关资源,引导初级制造业向高级制造业转型。
与其他城市的办法不同,比如武汉是央企、国企为主,集体资金投入到生产和研发环节,缺乏民间资本的自发行为;苏州的现代化方案是,政府相信本地工厂,相信苏州人可以干出了不起的事业来,相信技术创新可以在苏州本土产生。
除了制造业,苏州工业园区的一部分集体资金、国有资本被投入到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创业项目中,以奖励或者其他方式投资创业公司。
从2008年到2023年,苏州产生出众多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竞争力的本土企业,这些企业大部分起初是初级制造业,比如家庭服务机器人的龙头企业科沃斯机器人起初仅仅是一家外包工厂,给国外的吸尘器生产订单,再贴个牌卖到国外,赚取微薄的利润。
2012年左右,科沃斯逐渐抛弃外包业务,组建研发团队,制造扫地机器人,科沃斯曾经引入过台湾的职业经理人,但是无法给公司带来效益,过了一段时间,科沃斯果断结束职业经理人的策略,而是将财务部门的女生调至管理部门,参与到整个企业的战略规划。
选择财务部门的女生去核心管理岗位,并非看重她们的能力,而是因为当初的工厂,已经离职到只剩下财务部门的女生,后来这几个女生成为科沃斯的副总、高管,并掌握科沃斯的原始股份。
从干着谁都能做的小工厂,到具备一定技术的工厂,再到组建具备技术创新能力的研发团队,再到上市,员工数量从几十人,膨胀到5000人,甚至上万人。类似的事情在苏州发生了很多起。
这些案例也广泛的发生在工业机器人、自动驾驶、物联网传感器、光伏、风能、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等行业。
另一个例子是同程旅游,起初这是一家只10多人的互联网公司,办公室在苏州姑苏区的老城,办公区域老旧,做旅游业务,帮助游客订酒店、门票等。
在资本上升期间时,拿到融资,政府扶持,逐渐发展成为6000人左右的旅游行业的巨头,并在苏州工业园区拿到地,建了几座办公大楼。
同程旅游的核心管理层、副总基本上都是早期的成员,并未出现外援。
苏州的产业链有一个特点,只要是高新技术行业,相关机构就会鼓励其发展。
不同于其他区域,要时间看一看,苏州不是,苏州是直接去冲,通过多家企业一起冲,找出赚钱的路子,让市场自由淘汰,产出最优秀的那么几家企业。
进三年,苏州开始涌现出区块链、自动驾驶等行业,这些新兴产业还没有确定的盈利方向,也没有特别好的产品。
苏州的古城区目前一直在保护中,不允许建造过高的楼房,政府拿出一部分钱修缮古城,将寺庙、城楼、民居保护的更加美好。
苏州的技术创新大部分来自于周围的郊区。
上一次苏州在国内生产总值在国内绝对领先,可能是宋代了。
太平天国运动前,明清600年最富裕的区域,安徽排名第一,江西排名第二,这两个省份依靠近代金融和手工艺品、外贸取得比较高的产值,排在这两个省后面的是浙江、江苏、广东、福建、湖北、四川等省。
1851年的太平天国运动,直接将江西和安徽打回原型,“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的皖南地区变成接近无人区的区域,惨烈程度没办法形容。
曾经的温柔乡,变成一个接着一个的无人村。
用现代的说法,相当于这场战争将徽州从地图上抹掉了。
据近几年多国历史学家估计,这场战争消灭了7000万~1亿人。
经济的发展高度依赖社会秩序的稳定,苏南、浙江、湖南也遭遇了严重的摧毁,但是在晚清洋务运动中逐渐重新发展起来,民国的黄金十年,苏南、浙江区域出现不少制造国货的工厂,种下了经济重新腾飞的种子。
苏州能够重新站在历史的巅峰,未来可以预计的是可以到达前所未有的巅峰,依靠的是不断鼓励技术创新,苏州对东方价值观、宗教、文化的保护措施也很坚决。
国内没有哪个城市像苏州这样坚定的保护古城和文化,在郊区、郊县、小镇发展中高端制造业。
这说明中国经济真正适合发展的路径是在保护自身优秀价值观和文化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文艺复兴和技术创新,发展相关产业链,而不是抛弃一切,急功近利,全盘西化。
苏州,是东方式现代化的典型案例。
同时保护历史古城,文化氛围,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链,暂时国内就此一家。
苏州的繁荣给成都、重庆、襄阳、武汉、长沙、芜湖、合肥、南昌等地提供了一个可重复学习的发展方向的案例模板,即:保护当地优秀的文化传统,在此基础上再创新,发展出具备东方特色的经济文化生活。
武汉比较激进,在历史上不断拆了重建,90年代为了建造新建筑,把前苏联建造的俄式建筑拆掉了,对晚清和民国的租界建筑爱答不理,视其为耻辱和暗黑的过去。相比苏州,武汉在西化和否定过去的道路上过于激进,在某些方面显得没有必要了,好的东西还是需要保护和发展。
创新不是抹平历史,很多人的心态停留在一味的否定过去,认为这样就能带来“新”,实际上保持自己的特色,实事求是,就事论事,以解决问题的心态,不断向未知延伸,走出自己的路,才是真正的创新。
希望未来出现更多具备东方特色的城市。
宋末,襄阳城独守40余年,南宋被推至伶仃洋,至此,中国唐宋风华戛然而止,800年了,现在是时候跃迁至另一个新的高峰了。
苏州,即是方向。
关键词: